如果查出有*内膜增*还适合做试管吗

博主:yunbaotangyunbaotang 2023-12-01 232 0条评论
摘要: *内膜增*有几种?遗传学的进展使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,2014年WHO又对其分型方法进行了修订,修订版根据是否存在细胞不典型性将*内膜增*分为2类1、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...

*内膜增*有几种?

遗传学的进展使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,2014年WHO又对其分型方法进行了修订,修订版根据是否存在细胞不典型性将*内膜增*分为2类

1、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;
2、*内膜不典型增*或*内膜上皮内瘤变(EIN)。

两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。
不典型增*被认为是I型*内膜癌癌前病变,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很少发展为*内膜癌(1% - 3%)。

相关危险因素
1、月经异常因素(如年龄大或绝经后、不孕不育、初潮早或绝经晚、无排卵、绝经过渡期及多囊卵巢综合征);
2、医源性因素(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治疗,他莫昔芬);
3、合并疾病(如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病或林奇综合症等)。


临床表现
1、症状
绝经前妇助孕的症状有异常*出血(如月经的规律性、频率、经期长度、出血量的异常)和经间期出血。
在一项对绝经前妇助孕的系统回顾中,经间期出血比经量增多的患者*内膜癌的发*风险更高。
绝经后妇助孕*出血是*内膜癌的主要症状,任何绝经后*出血都需进行进一步检查。

2、体征
体格检查可能无异常,仅表现为体重指数(BMI)升高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。
应常规进行*双合诊,如有需要,完善细胞学检查和*内膜活检。对于绝经后出血,建议常规行*内膜取样。
 

*内膜增*的诊断和监测方法

*内膜增*和*内膜癌的确诊依靠*内膜活检。

与普通的内膜活检相比,诊断性宫腔镜更有助于获得标本。

尤其是在普通内膜活检标本高度怀疑*内膜增*或内膜癌、持续性*流血、未能获得标本等时,其优势则更为突出。
 

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的初始管理

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在20年内进展为*内膜癌的风险低于5%,有报道称75%-助孕的病例能在随访中自动转归正常。

药物治疗
口服孕激素和含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系统(LNG-IUS)能够有效地使*内膜增*状态转归正常。
与口服孕激素相比,LNG-IUS能够获得更高的转归率(分别为67% - 72%和81% - 94%)。

另外,注射醋酸甲羟孕酮可作为LNGIUS的替代方案,其6个月的转归率达到92%。
LNG-IUS因其有效性及副作用少而更易于接受,使其成为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患者的推荐用药。

治疗周期与随访
口服孕激素或 LNG-IUS 治疗的时间至少应达到6个月才能够获得*内膜增*的组织学缓解。
通常,药物治疗期间每3-6个月进行一次*内膜活检,以确保在治疗期间疾病没有进展。

药物持续治疗超过6个月效果欠佳的患者应行个体化治疗,药物治疗12个月没有效果的患者继续治疗此后也很难有效,应考虑更换治疗方式。

对于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助孕性(如BMI大于35或肥胖),应该延长随访期限。



手术治疗的适应症
全*切除不是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治疗的@@@@方案,大多数不伴有不典型的*内膜增*患者可经规范孕激素治疗逆转至正常。

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@@@@择全*切除术:
1.没有保留*育愿望的患者;
2.随访中进展为*内膜不典型增*或*内膜癌的患者;
3.药物治疗12个月以上无逆转;
4.药物治疗后异常*出血持续存在;
5.拒绝进行*内膜随访或药物治疗。
绝经后助孕性如要求手术治疗,应在切除*的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及卵巢。

绝经前助孕性是否同时切除卵巢应进行个体化@@@@择。
然而切除双侧输卵管是有必要的,因为这可以降低未来卵巢癌的发*风险。
 

*内膜不典型增*的初始管理

60%以上*内膜不典型增*存在潜在恶性以及进展为癌的风险,因此*内膜不典型增*@@@@全*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。

全*切除手术入路有多种方式,如:开腹、经*或腹腔镜等。

与开腹手术相比,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短、术后疼痛轻、康复快。

即使在*内膜癌的病例中,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*存率也是一样的。

因此腹腔镜手术作为*内膜不典型增*患者的@@@@。

一些文献报道,*内膜不典型增*的术中冰冻与术后病检结果可能会不一致,导致手术的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。

故不建议患者常规术中冰冻病理切片。

1、希望保留*育和不适于手术的患者管理

对于希望保留*育能力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,可以考虑保留*。
但应充分告知患者*内膜不典型增*存在潜在恶性和进展为内膜癌及可能合并存在卵巢癌的风险。
应制定管理和随访方案。保守治疗的药物@@@@括孕激素(口服或局部)、芳香化酶助孕剂,或*释放激素激动剂等。
*内膜不典型增*由于复发率高,当患者没有*育要求时,建议性全*切除+双附件切除术。

2、保守治疗的随访

治疗期间进行*内膜活检随访,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,直至获得连续2次内膜活检阴性。
*内膜不典型增*在治疗结束后的前2年复发率较高,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*内膜活检,持续2年。
之后每年做一次,直到危险因素消除或行全*切除+双侧附件切除术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