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炎检查什么确诊(做两个检查确诊慢性肾炎)

摘要: 慢性肾炎确诊通常需进行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两项核心检查。慢性肾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尿液异常、肾功能指标变化、影像学特征、病理活检结果、病史与临床表现。1、尿液异常: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...

慢性肾炎确诊通常需进行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两项核心检查。慢性肾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尿液异常、肾功能指标变化、影像学特征、病理活检结果、病史与临床表现。

1、尿液异常:

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、血尿或管型尿,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发现早期肾小球损伤,尿沉渣镜检可观察到红细胞形态异常,这些均为慢性肾炎的重要诊断线索。

2、肾功能指标:

血液检查中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反映肾功能减退,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/分钟持续3个月以上可确诊慢性肾病。同时需监测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,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高磷血症、低钙血症等代谢紊乱。

3、影像学特征:

肾脏超声检查可评估肾脏大小及结构,慢性肾炎晚期可见双肾对称性缩小、皮质变薄。必要时进行CT或MRI检查排除梗阻性肾病等继发性因素,多普勒超声能检测肾血流灌注情况。

4、病理活检:

肾穿刺活检是确诊慢性肾炎类型的金标准,通过光镜、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明确病理分型。常见类型*括IgA肾病、膜性肾病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,不同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差异显著。

5、病史与体征:

需详细询问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病史,体检关注水肿、贫血等体征。病程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尿液异常伴肾功能下降,排除急性因素后即可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。

确诊慢性肾炎后需严格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,优质蛋白摄入量维持在每公斤体重0.6-0.8克。建议选择散步、太极等低强度运动,每周锻炼3-5次,每次30分钟。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,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。每3-6个月复查尿常规、肾功能等指标,出现浮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及时就医。注意保暖防感染,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