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被蚊子叮咬后出现明显红肿,属于虫咬性皮炎,与过敏反应相关。处理需分三步:止痒消肿、预防感染、观察过敏症状。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局部免疫反应,婴幼儿皮肤娇嫩更易出现强烈红肿。
1. 止痒消肿处理
冷敷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。用毛巾*裹冰块敷于患处5分钟,间隔10分钟重复,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。炉甘石洗剂每日涂抹3次,能缓解瘙痒。避免抓挠,剪短指甲或佩戴婴儿手套。红肿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,如氢化可的松软膏,每日2次。
2. 预防继发感染
破损皮肤需用碘伏消毒,每日2次。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洗澡水温不超过38℃。外用抗*素软膏如莫匹罗星,适用于有渗出液的伤口。衣物选择纯棉材质,减少摩擦*。出现脓疱或发热需就医。
3. 过敏反应应对
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,按体重给药。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、眼睑肿胀等全身症状,立即送医。反复严重过敏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。夏季傍晚避免外出,使用物理防蚊手段如蚊帐、电蚊拍。
蚊虫叮咬反应程度与个体体质相关。多数红肿3天内消退,持续肿大伴发热提示蜂窝织炎可能。日常需做好环境防蚊,清除积水容器,儿童推车加装防蚊网。被叮咬后避免热敷*,清淡饮食减少过敏风险。记录每次叮咬反应情况,为医*诊断提供参考依据。